赛事分组:
①创意组: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,但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。参赛申报人需为团队负责人,需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(可为本专科生、研究生,不含在职生,下同)。
②初创组: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(2013年3月1日后至2016年3月1日前注册,下同),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。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,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,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(2011年6月10日之后毕业,下同)。
③成长组: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(2013年3月1日前注册);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,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以上(含2轮次)。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,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,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。
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。允许跨校组建团队。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,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。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,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,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。已获首届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银奖的项目,不再报名参赛。
比赛赛制: 大赛采用校级初赛、省级决赛二级赛制。
初赛
2016年6月-8月,各高校组织本校报名竞赛团队进行校级初赛,共评选出300组优胜团队推荐参加省级决赛。
第一轮决赛
2016年8月20日-8月25日,300组初赛优胜团队在通过“疯狂BP”填报和梳理项目BP,并进行项目网络投票。
2016年8月30日-9月2日,大赛评审委员会对推荐入围省级决赛的300个项目组织评审(评委占比85%,网络投票15%)
2016年9月7日,大赛组委会公布第一轮决赛结果,择优确定80个项目进入省级第二轮决赛。
第二轮决赛
2016年9月12日-9月13日,晋级第一轮决赛的80个项目在福州大学进行第二轮决赛。
国赛
2016年10月,省赛获奖项目选送角逐国赛
比赛内容:
①项目计划书评审
创意组根据团队创意设计撰写项目计划书,突出原始创意的价值,强调利用互联网技术、方法和思维在销售、研发、生产、物流、信息、人力、管理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,鼓励项目与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结合。
初创组、成长组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撰写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。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,市场分析及定位、商业模式、营销策略、财务分析、风险控制、团队介绍及其它说明。
②项目展示及答辩
参加第二轮决赛的团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展示并回答评委提问。项目展示内容主要包括产品/服务介绍、市场分析及定位、商业模式、营销策略、财务分析、风险控制、团队介绍等。可进行产品实物展示。展示及答辩过程中,语言表达简明扼要,条理清晰。
奖项
金奖10个 银奖20个 铜奖50个
最具商业价值奖、最佳带动就业奖、最具人气奖各1个 优秀组织奖8个